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獲益者不會只是菁英階級,而是所有學生


在李家同教授最近所發表的「為菁英份子量身訂做的學習歷程檔案」一文中,寫出很多家長的憂慮,也道出李教授對於教育制度可能打壓偏鄉與弱勢學生的不平。但學習歷程檔案這個制度真的百害而無一利嗎?我認為李教授可能誤會了。學習歷程檔案最重要的意義不在於拔擢菁英份子,而是在於要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一方面回頭看看自己學了什麼,另一方面往前看看未來的路該怎麼走。所以學習歷程檔案並不是為了升學而存在,他更重要的意義是為了教育而存在。

李教授整篇文章將學習歷程檔案視作升學考試的一部份,雖然不能完整呈現學習歷程檔案的全貌,但卻是與一般民眾相同的觀點。所以我們就先以大學招生的角度,來看看學習歷程檔案。

日前大學招生聯合會(招聯會)已經將111學年度大學招生時要採計的學習歷程檔案內容完整上網(招聯會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完整版查詢系統),裡面三個主要項目是:修課記錄學習成果多元表現

(以台大醫學系所公告的內容為例)

修課記錄這部分,各大學採計的是「部定必修和加深加廣選修」,這些課程都是規定在課綱裡面的課程,所以原則上各學校都有。而且採計是以「領域」為單位,不會強調一定要某一門特定的課程。

學習成果這部分,一般學校大約都要求要3件左右的作品。重點採計項目是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和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並不是像李教授所擔心的,要有很艱深的有機化學或奧德賽在學習成果裡面。

最近各大學招生單位會到高中瞭解課程的進行,也提到這些學習成果未來要如何評分。沒有教授認為內容越艱深分數就越高,教授最想看到的是學生如何學會的過程,以及學生如何展現出學習的熱情,這些都不是基礎知識多和少的問題。

多元表現這部分,一般學校大約會要求10件左右的作品,重點採計項目是自主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和學習成果都有類似的意義,就是要看見學生學習的過程。所以自主學習的成果同樣不是學生要寫一篇多厲害的論文,而是要看學生在寫這篇論文的過程,如何選定主題、如何突破困難、對自己的影響和啟發等等。

不論是學習成果或多元表現,學生在高三選定報考校系時,都必須準備一份學習歷程反思。簡單來說,就是要解釋這些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如何呈現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才是大學教授最想看到的。參加營隊比較多,論文寫得比較精彩的學生,就一定比較佔優勢嗎?那不一定。

比方說,有錢的學生參加五次醫學營,如果沒有寫出參加營隊的心得,教授也不能確定學生真的對醫學感興趣。如果學生有認真寫心得,但營隊都是別人安排的內容,參加五次和參加一次的差別可能不大。

如果是沒錢的學生,讀五本醫學相關的書,選定五個不同的醫學主題,寫出自己的心得。而且五篇心得彼此相關,內容有層次與關連性,最後連結到學生未來對醫學發展的憧憬。這樣樸實無華,甚至程度不高的作品,或許更能夠吸引評審教授的目光。

簡單來說,設立學習歷程檔案的目的,是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與建立未來學習方向。所以不論任何一種程度的學生都應該認真面對,老師應該認真引導學生建立的重要資料。

如果要說學習歷程檔案會造成的最大問題,我認為是不擅長用文字表達的學生會很吃虧。如果缺少明確的文字敘述,要讓評審教授從眾多獎狀、證書與活動參加證明中,去描繪學生的熱情、興趣與能力,那就真的為難教授了。即使如此,目前各大學也在努力制定學習歷程檔案的評量尺規,希望讓教授有更明確的指標,來看懂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

我認為,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是把學習成果的重要性降低,把學習過程的重要性提升的改變。

相較於過往只要準備幾個考試科目就可以上大學,雖然好處是不用費心思去思考太多,但壞處也就是沒有費心思去多思考一點。結果考試成績高、進了「好」科系,真的就適合自己嗎?不知道,因為沒想太多。

高中各式各樣的多元選修,不是在教深、教多、教難;而是希望學生更多嘗試和體驗,打開學生的視野。否則只有每天讀國、英、數的學生,高中畢業時究竟該如何選擇五花八門的大學校系呢?

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看似很複雜,學生必須思考很多,準備很多。但這些思考和準備,並不是為了特定大學校系而準備,是為了學生自己,獨特的個體,所做的努力和準備。

我認為這是108課綱中,很重要的一項改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