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讀書小筆記


我好喜歡這本書,這是一本從認知心理學出發,談大腦運作和學習的文章。每個章節後半段,都會以教學現場的應用來討論。重點是內容很有趣,也很寫實。大家不妨拿來實際印證看看,我試過一些方法真的可以看得出效果和改變喔!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

第一章 人類的大腦喜歡思考嗎?

人的大腦其實擅長控制身體的動作,偏好記憶,其實不擅長思考。比如說我們眼睛一看見花瓶就知道那是花瓶,並不是根據形狀、顏色、觸感等特徵來分析「思考」,而是我們「記得」花瓶大概就長這模樣。所以日常生活的種種行動,我們很少思考,大多都是抽取過去的記憶來進行反應。

如果人類不擅長思考,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思考呢?那是因為「解題會有一種快感」。如果題目太難,想不出來會很令人沮喪;如果題目太簡單,不會產生快感;如果題目難易適中,經過思考可以獲得解答,大腦會分泌令人感到興奮的化學物質,所以很多人喜歡思考。

所以對老師來說,有問題需要解決的課堂是有趣的,但問題怎樣出到難易適中就是技巧,但要讓每一位同學同時感到有趣(難易適中)那就不容易了。如果老師抓得準學生大致的程度,配合採用分組討論,適時提示感到困難的同學(降低部分同學難度),或讓組員互相教導及討論,可以有助於整個班級的學習進行。

(以下這一段是我自己想像)

我覺得有些學習動機強的學生,會自己從老師講解的字裡行間找出問題、思考、然後完成解題並把自己教會,所以學習對他們來說是愉悅的。但如果遇到沒有太強學習動機,而老師又不懂得善加利用解題的快感來吸引學生(或是題目太難、太簡單),那學習一定會很無趣吧!

第二章 學生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

死的知識並不是完全沒有用,因為已經存在於大腦的知識,有助於讓我們學習新知。我們的思考需要靠這些既有知識來連結,才能有效記住並獲得新知。

有研究顯示,小學三年級以前,不同家境的孩子閱讀測驗的學習表現都沒有明顯差距,但到了四年級以後,家境好的孩子成績就明顯比較好。這是因為小學三年級之前,閱讀測驗著重在識字和發音,學習過程和背景知識比較沒有關係。但小學四年級之後的閱讀測驗開始強調理解,具有較多背景知識及生活經驗的孩子,較能夠快速建立並學習新知。

(以下這一段是我自己想像)

但我認為家境不好的孩子課業雖然有可能輸人,但他們如果需要幫助父母謀生,或許可以累積許多現實生活所需要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家境好的孩子來說不見得具備。因此,將來進入社會,具備更多有用知識的是哪一種孩子,還不一定吧!

因此,上課時候玩手機遊戲的孩子,並非沒有獲得知識。但是他打電動所獲得的知識,與學習所需要的知識交集較小,因此學習成就會偏低。一旦孩子的背景知識量落後,未來的學習速度就會更慢,造成惡性循環。想要迎頭趕上,就必須花費更多的心力才行。

對於老師來說,究竟哪些知識是必須的、是有助於學生學習新知的、是需要我們「填鴨」的呢?

(以下還沒看)

第三章 為什麼學生比較記得住偶像劇劇情?

第四章 為什麼學生難以理解抽象概念?

第五章 刻意的反覆練習有用嗎?

第六章 如何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第七章 如何調整教學策略因應不同的學生?

第八章 如何幫助學得慢的學生?

第九章 如何才能精進教學方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