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學生自己學習的效果,比我上課教得還好?!


最近這二年嘗試很多不同的上課形式,過程中發現不少小小的驚喜(或是驚嚇)。昨天上課我嘗試讓學生自己去想辦法搞懂放射性元素定年的基本概念和計算,結果這個過去我要賣命講解的主題(而且學生還聽不大懂),他們居然可以在半個小時之內大致上把自己教會。然後再花大概10分鐘的時間,就把旁邊滿臉問號的同學也教會了。一時之間,讓我徹底感到開始懷疑人生,我可是花了20年在跟學生奮戰,努力想要教會他們,原來他們根本就不需要我教,還可以更快學會!!所以我痛定思痛,決定好好想想,我的教學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一直以來,我的教學大致像下面那條彩虹圖一樣(圖一),右邊綠色的部分是學生社課前就已經理解的內容;中間黃色部分是透過我的引導,學生可以根據已經理解的概念歸納出來的新概念;左邊紅色部分是需要我介紹的新概念或需要我講解學生才能理解的概念。當然每個顏色之間的界線並不明顯,每位同學的狀況也不相同。

圖一  過去我以為學生上課學習與老師講解之間的關係。

昨天,我嘗試把過去要講解很久,學生都還不容易理解,考試連最基本題目都會答錯的單元-放射性元素定年,交給學生嘗試讓他們自己把自己教會。因為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所以學生需要運用到的已知概念(綠色部分)大概只要基本的數學運算能力就可以,每個同學的出發點比較相近。我唯一提供的引導是請他們注意幾個關鍵字的解釋,再出了幾個簡單的練習題當作檢驗。

結果,這個過去我要賣命講解的主題(而且學生還聽不大懂),他們居然可以在半個小時之內大致上把自己教會,至少有一半的同學都自己完成,正確回答所有的練習題。然後再花大概10分鐘的時間,透過同組同學之間的互相討論,最後有八成以上的同學完全答對所有的練習題。甚至還有二成的同學,可以在基礎概念不足的狀況下,答對一題複雜的進階應用問題。

這時候我才發現,學生的學習根本和我想像得不一樣。他們可以自己學習的能力(黃色部分)比想像中要長很多,而一定需要老師講解的部分,其實很少(圖二最左端紅色部分)。


圖二  最近我發現實際上學生上課學習與老師講解之間的關係。

事後我檢討為什麼過去我的想像和這次嘗試的結果相差那麼大,我發現「閱讀」可能是造成差異的重要因素。過去我在引導同學的學習時,是以問題來延伸他們已經具有的概念。例如他們已經懂得萬有引力的概念,我再以問題引導他們,讓他們推論出太陽星雲物質彼此聚集的成因與過程。但是我發現這樣的引導效果非常有限,導致我過去一直以為學生可以靠自己完成學習的比例很低。

我發現過去這樣的引導受限於兩個因素,一個是老師自己要面對全班幾十位不同學習基礎的同學,無法提出適用每個人的引導問題,只能盡可能提出對大多數同學具有引導效果的問題。結果當然是有一部份學生跟不上其他同學的思考,甚至班上只要有一個很厲害又搶著發言的同學,老師上課就變得很辛苦,其他同學也會不知所措。於是我改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每個人要先有自己的嘗試和學習,然後以小組為單位交出最後討論結果。利用同學之間行的「個別化教學」,效果通常比老師一對多一致性教學要好。

第二個受限因素是,我的引導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具有的概念,進行延伸性思考。當他們的思考延伸到極限時,我就開始登場講解,這就是我最關鍵的錯誤!當學生的思考達到極限時,並不表示他們自我學習的能力已經達到極限,很可能只是他們可以用來思考的概念已經用完了。所以我應該在這個時候讓他們閱讀,增加一些新的概念,說不定思考的結果就可以再向上提升。

於是我昨天嘗試在教學目標(圖一或圖二的最左端)和學生已經具備的知識概念(圖一或圖二右端綠色的部分)之間,沿路設置幾個檢核點。前段的檢核點是查出一些專有名詞的解釋,後段是應用這些專有名詞的概念進行推論和計算。結果就像前面所敘述的,大部分同學都可以靠自己或是其他同學的分享,達到超越我想像的自學成果(圖二黃色部分),讓我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完全改觀。

但是,同學自學(圖二黃色部分)的過程,如果是由老師講解有什麼差別嗎?有!

我認為最重要的差別是,同學的自學能力是可以透過練習而提升的!自學這件事我們每天都在做,但我們自學的能力究竟從何而來我自己也不大清楚。也許跟過去每次考試前翻開課本,發現老師上課講過什麼已經完全忘記時,只好自己硬著頭皮去搞懂課本在講什麼的經驗有關。我們當老師的應該都是認命唸書的一群,所以自學能力都不差。那些看不懂就放棄的同學(在不考慮有沒有興趣的條件之下),我相信他們自學能力的發展一定會因此受限。

換句話說,如果課堂的學習同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主動學習的態度,為什麼老師不願意做?

我認為最困難的部分在設置合適的檢核點,檢核點必須有引導思考的功能,所以難度必須仔細考慮。太簡單的話就要設很多很多檢核點才能夠達到目標,太難的話就沒有引導的功能。當然老師現場觀察和提示也很重要,可以針對學生狀況即時調整難易度。所以這樣的上課方式並不能讓老師變輕鬆,但卻可以讓上課變得有趣許多。據說解題時的快感會讓大腦分泌快樂的化學物質,相信學生會因此更喜歡學習的。

以前大學時大家都做過分組報告,美其名每組分享一個主題,大家可以同時聽到很多主題。但結局我們都很清楚,每組對自己的主題理解程度假設是八成,對其他組報告的內容理解程度大概只有二成,甚至是零。教授帶書報討論會應該更有這個感覺,要求大家每次書報討論會都要念一篇論文,但只由一位同學上台報告。通常上台報告那位同學有讀就不錯了,有讀懂就是奇才,值得栽培。但同時間其他人有讀這篇論文的比例,是零(不是趨近於零,是零)。

如果有教授願意花時間針對一篇論文設定幾個關鍵名詞和關鍵問題,引導研究生在自學過程(圖二的黃色部分)前進,我相信一定可以加速研究生掌握論文重點的閱讀能力。雖然很多研究生的論文閱讀能力不佳其實我們這些國小、國中、高中和大學老師都有責任,但如果人都已經送到我們面前了,他們沒這能力的話,我們還是得幫幫忙才行啊。

若是每個學習階段的老師,都願意轉個念頭,把打算直接對學生講解的知識概念,轉化成一個一個循序漸進的閱讀與學習任務,我相信學生不僅可以因此培養起自學的能力與主動學習的態度,而且學習也會變得更有趣,更開心才是。

野人獻曝,希望我的經驗對大家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的建議~

相關資料:
「放射性元素定年」學習活動設計簡易說明
實際教學活動記錄一
實際教學活動記錄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