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 怎樣準備申請大學的備審資料—讀書計畫


親愛的爸媽,

所謂的讀書計畫,應該是孩子未來大學四年打算如何修讀系上的必修課、選擇哪些選修課、外系的課、通識課、甚至校外學習其他語言或專門課程。要寫好讀書計畫,除了深入認識想要申請的校系之外,確定自己的興趣當然更是基本方向。

什麼是讀書計畫
申請大學時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申請文件,就是讀書計畫。從小讀書就為了考試,考試時間表大概就是讀書計畫,其實高中生根本就沒有寫過什麼讀書計畫。但是大學和高中不一樣,高中最多只是選擇了社會組或自然組,兩種套餐二選一其實選擇性也不高。可是大學不一樣,有必修課之外,還有必選(例如5門特定的課裡面至少要選2門)和選修,選修又分成自己系和外系。甚至某修大學還有推出「學程」這種套餐課程,安排同一個領域一系列課程。總而言之,大學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課,你將來打算怎麼選,就是你的讀書計畫。

以未來的方向當作藍圖
如果唸完大學要繼續攻讀研究所,想要從事哪方面的研究工作?如果唸完大學之後打算就業,想要從事什麼行業?不論是攻讀研究所或是出社會就業,你會需要哪方面的專長和能力,就是讀書計畫的基本方向。你說要一個高中生在畢業之前就決定未來的方向是不是有點太早?一點都不會。我在「興趣」一系列的文章裡再三強調,孩子越早找到志向,對學習和人生都是一件好事。如果孩子現在就有明確的方向,可以參考下面的指引,很容易就可以查找到相關資料,寫出合適的讀書計畫。但如果孩子目前根本還不知道將來想幹嘛的,要不是趕快找個臨時方向,要不就是假想一個方向試著寫看看。

自己系上的課
大部分大學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系所開設的課程名稱,通常是各個科系的網頁就會有。有些科系甚至還有規劃課程地圖,讓學生有個修課的方向。讀書計畫中最基本的選擇就是自己系上的選修課,哪些課符合自己的興趣、未來發展的方向,即使課程的名稱看不大懂,甚至課程簡介也看不懂,就先猜吧!到時候如果被教授口試問到,只要講得出自己為什麼選這些課就已經很厲害,如果有某些課不是自己想像的內容,教授絕對不會苛責。

其他科系的課
這部分範圍就很廣,因為一個大學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科系,也許找幾個和自己選的科系相近的科系研究看看就夠了。例如將來想要走建築設計,念了建築系,但同時想要具備一些基本的土木知識,可能就要到土木工程系看看有沒有比較簡單的通識課,或是給外系修的基礎課,再不然選擇旁聽土木系的必修課也是選項。這樣做的前提是必須對大學校系先有一定的認識,否則應該很不容易。

學程、輔系、雙學位
所謂的雙學位就是要同時完成兩個科系所有必修與選修的畢業標準,輔系就是只要完成另一個科系的所有必修和部分指定科目就可以完成,學程則不一定是單一個科系,而是有學校規定一系列的相關課程,全部修完及格就可以獲得學程證明。以上三種都是念大學期間很「硬」的學習方式,如果孩子高中就有這麼大的志向,好好在讀書計畫裡面說明理由和自己的志向,應該是個很有想法的內容。

校外學習課程
一般校外的學習課程多半是以語言和技能為主,語言可以不用多做解釋,技能則是像程式設計、動畫、餐飲、水電、機械等等。如果有些什麼樣的語言或技能是對孩子未來志向直接相關,但大學裡並沒有相關課程的,就可以把這些校外資源也列入。

興趣和志向其實也是重點
曾經有個學生在讀書計畫裡寫到,他為了將來能到國家地震中心工作,希望特別選修某些領域的課程。當時我問他「你知道國家地震中心是幹嘛的嗎?」,他說「不知道」。等到教授口試回來,他說幸好我去查了國家地震中心在幹嘛,因為教授後來也問我同一個問題。換句話說,讀書計畫和自己未來的志向其實一體兩面,缺一不可。

讀書計畫也就是規劃大學的生活
其實讀書計畫寫得好或不好,也許不會影響錄取分數或是結果。但讀書計畫其實就是孩子就讀大學前的學習準備(請參考「6.0 讀大學該如何好好規劃學習」一文),如果沒有事先的規劃,到時候或是手忙腳亂、或是茫然失措,就可惜了花那麼多錢和時間去讀大學。但是讀書計畫當然可以隨時修正,特別是進了大學之後資訊又更多,喜歡和不喜歡的課也都有所接觸,自然可以調整到更適合自己的方向。所以我認為不論是不是為了考大學,進大學之前擬定一份讀書計畫都是必要的。

祝 每個孩子都在大學找到自己的天地
周老師

PS.看過太多孩子的讀書計畫寫著「要好好讀英文」,看完很無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