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的選修課,不應該是紮實的學科知識


有教育界的先進,不能接受新課綱縮減了基礎學科知識的授課時數,增加許多「選修課」。這些選修課看起來很「高深」,但是內容並不紮實。學生如果沒有足夠的學科基礎知識,上這種選修課只是認識一些名詞,根本沒有意義。(請參閱李家同教授「我的教育專欄(267)新課綱之亂」一文)

我認為,新課綱的選修課並不是以教授艱深的學科知識為目標,而是在於對學生未來的探索與能力的培養。以這位教育界先進所舉的例子來說,高中選修出現粒子物理的課程,意義不是在於把粒子這件事徹底搞懂,而是在於傳達「所謂的『粒子』究竟是什麼?可以幹嘛?如果我未來對這個領域感興趣,我應該要去學些什麼?」所以這門課的目的不應該是教授艱深的粒子物理,而是引導對物理感興趣的學生,未來一個可以發展的方向。

否則只念基礎物理知識,孩子是無法知道物理將來可以幹嘛,也不容易對未來產生憧憬和興趣的。

我認為基礎學科知識是重要的,但我認為讓孩子找到未來的人生方向更為重要。有方向卻沒有學科基礎確實是枉然,但學科基礎優異卻不一定知道人生方向。如果我們能夠透過讓學生自由選擇的選修課,增加一點還自探索自己未來的機會,相信這是比過去只有讀書考試的舊制度要更為進步的。


在〈“新課綱的選修課,不應該是紮實的學科知識”〉中有 2 則留言

  1. 非常同意,舊思維的改變,要勇於嘗試,做好自己的教師角色,影響周遭的朋友,相信會成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