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入門指引 


本主題已有新文章,請參閱「從生活中到處都是探究與實作到規劃一個探究與實作的課程」一文。

跌跌撞撞進行自然領域的探究與實作至今大概一年多,整理一些課程設計的簡易入門方法,希望提供給還沒有方向的老師。這篇文章預計提供「最低限度」的課程設計建議,相信老師入門之後會覺得探究與實作課程其實很有趣,未來一定會繼續提升課程設計的層次,帶給學生更多深具意義的科學態度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課程計畫撰寫與課程設計: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的課程計畫撰寫,必須依照自然領綱的內容 (填寫課程計畫的技巧請參考「 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計畫填寫技巧 」一文) ,老師若能先閱讀領綱的內容,再依照領綱來編寫課程計畫是最好(我對探究與實作的理解)。以下我簡單把領綱規範的內容分成幾個大項來簡單介紹:

  1. 發現問題圖文版「發現問題」階段的課程設計
    1. 觀察現象
      1. 老師提供一個觀察的對象,讓學生進行觀察。(例如:觀察植物葉子的外觀、蠟燭的燃燒、或聲音的傳遞等等。)
      2. 觀察方式可以用感官(眼、耳、鼻等等),或是用簡單的儀器(例如手機應用程式),盡量不要使用太複雜的儀器,否則還要解釋儀器運作原理。
      3. 學生要能夠將觀察到的現象描述出來,且觀察結果不只一個。
      4. 老師需要事先思考學生可能發現的現象和可能忽略掉的現象,並適時引導。
      5. 我是以「閱讀新聞媒體對颱風的報導」當作觀察現象的設計,取代真正用感官或儀器觀察自然現象。(例如我預期他們會觀察到:颱風帶來強風、豪雨、淹水、土石流等結果;以及颱風的位置會移動、颱風的強度會變化等現象。)
      6. 可以讓學生在觀察前預想自己會觀察到什麼,當他們發現觀察結果與預想不同時,可以引發好奇與學習動機。
      7. 如果將學生觀察發現的現象改成疑問句,就會變成問題。
      8. 越詳細的觀察結果越有助於後續探究活動的進行。
    2. 蒐集資料
      1. 老師可以根據「觀察現象」的設計,根據學生觀察到的現象改成疑問句,讓學生蒐集資料來解答這些疑問。(例如:植物葉子不同型態的功能差異是什麼、蠟燭燃燒的化學反應過程是什麼、颱風為何會造成豪雨、或聲音如何傳遞等等。)
      2. 老師也可以根據「觀察現象」的設計,讓學生進一步蒐集更多觀察結果。(例如:世界各地還有哪些奇特的樹葉外觀、科學單位對颱風現象的觀測記錄還有哪些等等。)
      3. 在進行下一個階段「提出問題」之前,學生可能會需要補充一些基礎科學背景知識,建議老師可在此階段安排講解。
    3. 形成或訂定問題&提出可驗證的觀點
      1. 前二個階段是形成或訂定問題非常重要的基礎,必須對現象要有足夠且詳細的觀察,以及對現象原理的基本認識,才能提出合適的問題。
      2. 以下課程計畫其實只要照領綱標題寫就可以,但詳細的課程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內容。
      3. 老師先引導學生提問,初期以各種天馬行空的問題都可以,希望提出一個以上的問題。
      4. 請學生根據以下條件,篩選自己提出的問題:
        1. 問題必須和觀察的現象有關,且具有科學價值。(例如:植物葉子的葉脈會什麼會有不同型態?颱風的移動路徑為什麼都不大一樣?)
        2. 必須能夠提出問題可能的答案,可能的答案最好有2個以上。(例如:植物葉子的葉脈型態可能和植物葉子的形狀有關,長條形的葉子葉脈都平行,有利於水分的傳輸。也有可能是需要比較多水的植物葉脈都平行,比較能夠快速運輸水分。)(例如:颱風移動的路徑可能和太平洋高壓的強度和中心位置有關,也有可能和颱風的大小質量有關。)
        3. 問題可能的答案必須能夠驗證。(例如:計算葉子的長寬比和葉脈型態的統計,或是分析天氣圖就可以知道颱風路徑和高壓位置之間的關係。)
        4. 初步只需提出簡單的驗證方法即可,後面才要設計詳細的步驟。
      5. 老師要預先設想學生可能提出哪些問題,如果根據老師所設計的「觀察」,學生只能提出一種問題或只有一種研究方法,那就要調整前面「觀察現象」的設計,以「學生可以提出不只一種問題和研究方法」為目標。(例如:原本設計觀察葉脈的型態,學生只能提出葉脈的問題。若改成觀察葉子的外觀,學生就可以提出葉子的顏色、形狀、正反面不同、以及葉脈的問題。)(例如:原本設計只觀察颱風風速強弱,可以改成觀察颱風的風速、雨量和移動路徑等現象。)
  2. 規劃與研究就課程計畫來說,以下所有內容其實都照領綱標題寫就可以。但實際課程的進行,還是需要詳細的規劃和設計。
    1. 尋找變因與條件
      1. 同學必須根據想要驗證的問題,分辨實驗設計中哪些變因需要加以控制,哪些變因是想要得到的結果,以及哪些變因是要加以變動及調整。(例如:測量颱風中心氣壓和風速的關係,要選擇不同中心氣壓的颱風(操縱的變因),蒐集氣象觀測站觀察到的風速(應變的變因),要選擇氣象站與颱風中心距離相同,以及氣象站和颱風之間沒有地形阻隔(控制的變因)。)
      2. 同學必須能夠說明操縱的變因和應變的變因之間會有什麼關係,並預測觀測結果。(例如:颱風中心氣壓越低,氣壓梯度越大,風速應該越快。)
    2. 擬定研究計畫
      1. 同學根據剛剛設定的變因,擬定實驗進行的計畫。(例如:從颱風資料庫搜尋相同中心氣壓的颱風5個,並根據颱風觀測資料,各選擇5個距離相近的觀測站,蒐集觀測站當時觀測到的風速。然後再找另外5個相同中心氣壓的颱風,重複剛剛的資料蒐集過程。)
      2. 實際操作實驗器材的課程內容,還需要讓同學注意器材操作的正確性與安全性。
    3. 收集資料數據
      1. 同學要設計表格,紀錄觀察數據。
      2. 同學要瞭解儀器的觀測原理,注意觀測結果的正確性。
      3. 同學要根據觀測結果,適時調整觀測方法。(例如:原本找中心氣壓990百帕和980百帕的颱風,後來發現風速差異不大,要改成查990百帕和960百帕(中心氣壓差距較大)的颱風。)
  3. 論證與建模
    1. 分析資料與呈現數據
      1. 同學要將觀測資料整理,並考慮呈現的方式。(固定颱風中心與測站距離),以散佈圖的方式作圖。)
      2. 同學要能夠找出不合理的資料。
      3. 同學要能夠比較自己的觀測結果和其他人或理論的觀測結果。
    2. 解釋與推理
      1. 同學要能夠合理解釋觀測結果。(例如:當颱風中心氣壓越低,代表颱風中心的氣壓與周圍氣壓差異越大,氣壓梯度越大,所以觀測到的最大風速應該也越大。)
    3. 提出結論或解決方案
      1. 如果觀測結果大致符合理論與預期,可以提出結論。
      2. 如果觀測結果不如預期,可以提出可能的問題以及改進實驗方法或理論依據。(例如:因為風速可能會受地形影響,導致部分觀測站的風速數據很小,所以最好選擇花東海岸的測站,選擇由台灣以東向西前進的颱風,可以降低其他因素的影響。)
    4. 建立模型
      1. 同學能夠根據結論,建立未來相同現象發生的條件與關係。例如:颱風中心氣壓與風速之間的線性關係式。(例如:將颱風中心氣壓與最大風速之間的關係寫成線性方程式(Y=aX+b),並用其他颱風資料做模擬驗證。)
  4. 表達與分享
    1. 表達與溝通
      1. 學生要能夠清楚說明自己的探究過程。
      2. 學生要能夠理解別人的探究過程。
    2. 合作與討論
      1. 同學要能夠針對他人的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例如:氣壓梯度不只要考慮颱風中心氣壓,應該還要考慮當時周圍的環境氣壓,兩者的差距才是氣壓梯度。)
    3. 評價與省思
      1. 同學要能夠反思自己研究的過程,評價研究結果的品質與價值。(例如:本次所選擇的颱風和觀測站中,部分沒有考慮到測站與颱風的相對位置,所以影響風速的變因沒有完全控制,導致最後的誤差有點大。)
      2. 同學要能夠瞭解自己的研究結果有哪些條件和限制。(例如:本次研究沒有討論地形的影響,但地形對風速的影響理論上應該很大,所以這次的研究結果應用性很有限,只能應用在周圍平坦的地形。)

二、評量
探究與實作的評量不同於一般學科基礎知識的評量,較多科學方法與態度的內容。因此需要參考探究與實作的指標,來決定評量方式及內容。
建議以形成性評量方式,將部分指標的評量設計在逐週的學習單中。部分指標則可以進行總結性評量,利用紙筆測驗、實際操作或報告口試。
詳細的評量設計還要再找時間來寫說明。

三、參考資料

  1. 自然領綱探究與實作指標(原版自然領綱電子版自然領綱藍偉瑩老師版本
  2. 我的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內容分享(持續更新中
  3. 我的學習成果撰寫建議

以上是我根據自然領綱裡面的架構所寫出來的簡單指引,如果老師的設計可以符合上述內容,應該就是完整的探究與實作了。但我還是強烈建議老師直接閱讀自然領綱中的詳細指標說明,才能夠更完整瞭解探究與實作的精神。

頁次: 1 2 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